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53 (第3/3页)
着昔日由郑戩给予、实际已然作废的陕西四路都部署司文牒呢。他也是吃准了王韶乍然得此擢用,势必正为骤增的事务忙得不可开交,无暇仔细过问水洛城的具体情况,方才这般大胆。但凡是来投奔大宋的夏人,能核实身份,粗略确认无甚问题的,他可谓来者不拒,予以恩赏,好令其安家落户;而就算是身份文牒有些模糊不清处,只要肯寻来九人结保,也可被准许入城。毕竟这些投降奔宋的夏人,都是他活生生的政绩啊。随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势日渐明朗,举家带口前来投降的夏人也是与日俱增。当然,董士廉虽是不折不扣的文职、从不曾冲锋陷阵,却也稍读过几本兵书的。他多年官运不畅,不久前终于得了郑戩的欣赏提拔,又只是昙花一现,好不苦闷。眼下对这送上门来的政绩,他自是渴求之至的。他大开门户,倒也不代表对他们毫不设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于是在他自作聪明的安排下,为免夏国降民集中闹事,索性将他们拆成十人一保,分散安置在这城中。只要战事未歇,就一日不可无故私聚。董士廉自以为使出这一化整为零的手法,就可把潜在细作的威胁化解干净。却不料李元昊不但亲自来到了这里,还不费吹灰之力就捉到了致命的破绽。若是与董士廉同修此城的刘沪此时也在,恐怕也不愿在这胜利在即的要紧时刻徒增风险,要对同僚进行劝阻的。偏偏这会儿的刘沪为向新上任的本路部署王韶复命,来回便要个五六日,才有了董士廉的自作主张。这天,董士廉得城门守兵通报,又有二百余夏人前来投奔。这群人里,都以身份文牒俱全的青壮为主,操着蹩脚的汉话道曾受夏贵族压迫、恨之欲绝,愿为水洛效死力。因近期降宋夏人激增,水洛城又是难得愿开门户接纳的,一天里通常有近百人前来,这忽然而至的两百多员夏人,倒也没引起董士廉的警觉。他粗略地查看过身份文牒后,寻不出明显的异状来,便同意接纳,令副将按惯例进行安置了。刚好这阵子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