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月十五(2) (第1/3页)
七月十五(2)
骆安只顾着说书信是被东厂拿了去。 王蔚卿却一心觉得,他是在装傻。 厂卫同为天子办事,职能重合,争权争利的龃龉只多不少。 两方酷吏的头目,面子上和和气气,心里却不知把对方杀了多少遍。 王蔚卿虽然贵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相伴于御前,但他知道,若是论起亲厚,他远远比不上兴王府出身的骆安。 正德十六年,先帝落水后缠绵病榻,未曾留下一儿半女,就撒手人寰。 其父母伉俪情深,未有嫔妃,除了先帝亦无所出,也无手足兄终弟及。 新帝的人选,自要在堂兄弟中选。 杨阁老与诸位老臣商议,由先帝堂弟、兴献王世子继承大统。 嘉靖帝非弘治帝亲子,与正德帝仅是堂兄弟,礼官认为继位不合礼法,应由新帝入嗣弘治帝膝下,奉其为皇考,再名正言顺,继承皇位。 新帝却执意追封已死的兴献王,要求为其议定入太庙之事,追其为兴献帝。 首辅杨廷和第一个不同意,君臣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拉扯。 王蔚卿那时候还未爬到如今的位置,但他在司礼监侍奉多年,有非常敏锐的政治嗅觉。 他冷眼旁观,判定这并非一场简单的议礼。 先帝而立之年染病崩逝,来不及交代好后事。只有十四五岁的新帝入京继统,主少国疑。 旧臣派与新帝党,冠冕堂皇地讨论礼法道德、祖宗规矩,争的也并非谁是爹,而是日后这个大明谁说了算。 嘉靖三年,这场议礼以杨廷和请辞、张璁入阁为界,暂时告一段落。 旧臣遭逢清算,新秀扬眉吐气,权柄最后还是落入这个未及弱冠的小皇帝手中。 这中间文武百官,死于午门廷杖、诏狱酷刑之人不计其数。 直到血洗朝堂,才再无异议。 王蔚卿在这场纷争之中偷了个巧,在胜负未明之时,就急急忙忙站到了陛下的身边,从而获得宠幸,身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