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3页)
br>由于特殊时期的浩劫使得大部分高级知识分子或死或伤,或被劳动改造,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再加上六十年代末在“人多力量大”的号召下出生的孩子逐渐进入学龄儿童期,导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远远跟不上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更是奇缺无比。在“上初中不出村,上高中不出社”的政策导向下,在那个年代里,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大行其道。赵明珠知道,虽然在八十年代经济形势好转以后,这些民办教师面临着待遇低、无编制的窘境,但是在七十年代,其实民办教师在农村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工作了。其他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挣工分,汗流浃背日晒雨淋风吹,而民办教师们则只需要站在小学教室里动动嘴皮子,除了生产队照样记工分外,国家每个月还有几块钱的补贴。所以这种工作一向是村子里的肥差,只有那些有背景、或者懂得托关系的人才能拿到。“据我所知,民办教师的竞争很激烈啊。”赵明珠说道。刘晓松微笑着看着赵明珠,仿佛早已胸有成竹:“这些都是小事情,我自有安排。我觉得,像你这样有才华有见识的女孩子,每日只开拖拉机挣工分,实在是太屈才了。小学课堂才是最需要你的地方。”刘晓松都这么说了,赵明珠还能说什么呢?更何况其实她也觉得村子里有些民办教师简直是误人子弟,随便认识几个字都敢出来教书。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赵明珠又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这些人的荼毒呢?于是在刘晓松的帮助下,赵明珠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面对工作,她相当认真负责,凭着满腔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中,自己琢磨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一跃成为张家集最受欢迎的民办教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赵明珠和刘晓松也成为好朋友。她向他借书看,交流读书心得,她超越了时代的远见卓识令刘晓松钦佩不已,而刘晓松高干家庭熏陶耳濡目染的文化素养也时不时令赵明珠有所感悟。这种朋友之间恬淡如水的友谊不是外人能够理解的。因此张家集有关刘晓松和赵明珠好上了的消息甚嚣尘上。但是对于这些谣言,赵明珠从来都是一笑置之,不当做一回事。她很确定自己对刘晓松没有超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