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奋斗日常_分卷阅读2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4 (第1/3页)

    ,用朝廷发放的银米就足以让他们在官学读书。

如果是没有抢上廪生名额的贫困学生,还可以担任助教,以劳动来抵消自己的学费。

至于官学优于其他私塾的地方,就在于另一项新政策——以后每个月,当地官府都要派一名进士,到官学讲一天的课。

不管私塾的夫子教得再好,没有进士的指点,考生们到底还是雾里看花,摸不透科举考试的精髓所在。

若是能得进士指点,哪怕只是短短一日时间,所能取得的进步都是十分惊人的。

所以说,新政策实施之后,不愁官学的学生人数会比以前减少。恰恰相反,为了防止报名人数过多,还要单独举行入学考试筛选生员。

裴清殊他们根据大同府的官学规模测算过了,一个府级的官学,如果想要保证教学质量的话,最多可以同时容纳三十名秀才。

因此,排名前二十五的考生可直接入学。剩下的五个名额,则由排名前五十的考生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争取。

因为这些没有挤入前二十五名,还想进入官学的考生,需要额外交一笔钱,用于官学的建设。根据各省的经济条件,富裕一点的省为八十两银子,一般的省为六十两,贫困省则为五十两。

当然,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官学所能容纳的学生数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裴清殊提议,让各地官学的负责人上书朝廷,说明自身目前的情况,再根据当地的状况决定招收多少学生。

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学有上百所,统计起来难免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这也是之前三皇子他们不愿意去碰官学这一块的原因之一,因为实在是太麻烦了。

不过裴清殊心细如尘,并不怕所谓的麻烦。他就怕自己整天闲着,没有事情可做。

在修鸿嘉的支持、余文华等人的协助下,裴清殊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自己的这一整套官学整顿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下去。

虽说那些原本在官学混日子的教员们,难免对裴清殊有所不满,但能多拿一些俸禄,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好好教课的。一些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又怕丢人的,就在被辞退之前自发地辞职了。

这些人离开之后不久,就有更多乐意好好教书,又没有条件自己开私塾的举人填补了上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