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少年意气 (第5/6页)
,但也能知道,周济朝当是生真气了。 昨日他讲的乃是《孟子》,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作为本朝大儒,岂能容黄口小儿随意攀蔑。 盛姿心里道:孟兄对不住,我这也是不忍让老师背上苛待学生之名,外加抄那么多纸,实在是非常的不环保,只好得罪了! 她行了个标准的学生礼:“唯。您昨日讲《孟子·告子》,我走之前正讲到第六段。 孟子在本篇主张人性本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即‘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物加于我,而是我本身就赋有的。 为了论证这点,他在前面也提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言及此四心亦是人皆有之。 学生就是对此有异议。 试问,若是一个婴儿,生下来即被父母所弃,在山林中靠野果露水为食,以猎杀逃跑为途,若有一日下山遇见人,其口不能语人言,行止不识人之礼,又何来仁义礼智?” 周济朝从容不迫:“第七段孟子谈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其实人性不同,只因环境不同。孟子以麰麦为例,一颗麦子播种下去,收获之时,是因为肥硗、雨露、人力不同而不同,否则长出来的麦子,同样为佳品。 人性之善,自生而有,不失本心者,方能体现出来。就像麦子,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就不会减收。 所以我辈要做的,是为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不叫它被遗弃在山野里,朝沐暖阳,常锄弊害,助其长成栋梁。”他朗声而对,坦然自若。 这时候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门外还有不少其他处的人在此观望。 “这就是我所不同意的了。先生与孟子皆以麦子做比喻,认为不论收获如何,最开始的种子都是麦子,譬如人的美德,只要辛苦播种,悉心照料,终可收获。 可在我看来,美德并不一定如麦子。或者说,美德就是美德,不可以像任何东西。例如算数这类学问,严谨端正,或许有通用之律。可人生复杂,在人性里,没有什么通律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就像是许多人喜欢下棋,以棋盘比作人生。可人生百年,棋局亦多变。以棋代人,并不是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