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9 (第1/3页)
他们的过错,不能与他们公开的讨论事情和方案,更没有参与权和质疑权。到了宋代,会议也永远是上位者发号施令,参与会议的下属们唯唯诺诺的称是便是了——绝不可能有人能如临国人一样积极讨论这政策该如何修改完善,说话都要万般的小心。因此,忠臣在直言进谏的时候,幸存者被明君容忍提拔,继而青史留名。而不幸者早就以违逆乱上等种种理由驱逐又或者杀戮,骨头早都烂在泥里了。哪怕到了现代,这种情况也十分普遍。和一些古板而又要面子的老辈交流时,你针砭时弊,他说你顶撞犟嘴,你引经据典,他说你胡搅蛮缠——根本就没有办法交流。资历、年龄、身份,每一样都可以压死人,这些人根本不关心讨论的事情到底真相如何,或者最终该如何解决问题。他们本质上关注的,只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些事哪怕没有人教,辛弃疾自己也懂。他每次在临国感受到放松与无拘无束的时候,心里都在反复告诫和强调宋国的规矩。在那里生活的太久,他一直担心自己回了宋国以后会因为散漫无规矩而成为异类。还好没有——至少伪装的非常到位。几本书被献到赵构面前,下头的人依旧神情恭谨和顺。赵构低头翻了几页,虽然大致看得懂形态奇怪的简体字,但压根没看懂这一行行字都在说什么。这倒是奇了。临国的书,封面光滑如丝绸,印字无油墨之迹却清晰端正。更奇怪的是,每一页都是彩色的,仿佛专门让画师一页页的涂上颜色了一般。“物……理?”赵构皱着眉翻了好几本,眼睛盯着那彩色小人和图片有些移不开眼睛。这都是怎么印上去的?“化学是什么?”辛弃疾思索了一下,解释道:“临国的学问,总分文理,所谓理与宋国道学不同,是研究万物运行规律之理。”“道学不也是么?”陆游反驳道:“老子的讲的就是万物之理,你没读过么?”真不是一个东西……“他们所研究的,是蜡烛为何可生火,云端为何会下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