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 (第2/3页)
是咨询界的惯例。徐扬刚分享完李南书上一次咨询的逐字稿,与他这一次的缺席。唐老师的眼角布满了皱纹,一双眼睛还十分清明,他用这双眼睛看着徐扬,问道:“你知道L先生为什么没有来吗?”为保密来访者信息,汇报案例的时候,徐扬按姓氏的首字母给来访者起代称,李南书就是那位L先生。“我知道。”徐扬说,“上次咨询的进程太快,触到了他的痛处,他退缩了。”唐老师眯起眼睛,往自己和徐扬的茶杯里添了些茶:“你的诊断一直很好,是我见过的年轻人里最好的,连Stephenson都说你是个天才。”Staphenson是徐扬在美国念书时候的导师,主攻精神分析方向,也是唐西铭在这个圈子里多年的挚友。将杯中的茶水咽了下去,唐老师话锋一转:“但你的治疗做得还不够好,远远不够好,甚至有时……有些残忍。”徐扬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滞,抿着嘴唇,没有说话。“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慢慢磨练。”唐老师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或许就是因为你的诊断做得太准,太快了,来访者必然赶不上你的速度,你做得太快了……很多时候,你必须等来访者,等待的时候,你要冷眼旁观他们的无助、彷徨、反复、迷失……一直到他们准备好了,才陪伴他们直面真相。”“是的。”徐扬点了点头。唐老师笑着问道:“针对这个案例,你有什么分析?”徐扬不急着回答,而是问:“您指哪个方面?”心理咨询的大忌之一,就是在别人提问的同时已经预设立场与答案,不顾对方究竟问的是什么。唐老师的眼里露出一丝欣赏之意:“先说说他的咨询目标吧。”徐扬点了点头:“L先生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咨询的方向是如何挽回他的前女友,但事实上,前女友是无法挽回的。他真正的咨询目标是,找出屡次恋爱失败的原因,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他为什么这个时候来咨询呢?我是说,为什么不是更早的时候来?”“因为他三十五岁了,到了适婚年龄,现在真正开始着急这方面的问题。”“嗯。”唐老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