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7 (第2/3页)
书上的案例罢了。而且一直以来他们家获得不少来自部队的照顾,礼尚往来,共享一下设计图,大家都能方便不少。宁启言的觉悟高,却不代表何俊就有那么大脸白得人家的劳动成果。甭管这设计是谁做的,要是没有宁启言给扒下来,他们部队也得不到这图。所以见宁启言说什么也不要信用点,何俊想了想,干脆让宁启言他们换好材料配件,他们军队帮着安装。设计图他们画不出来,但按照图纸铺设管道,安装加压设施对工程兵来说小菜一碟。见何俊无论如何也不肯白要图纸,宁启言只好笑眯眯的接下对方的好意。不错,很上道嘛!不枉他拖着半残的腰这么着急下山“共享”设计图。宁启言心里暗暗打了个响指,灌溉系统解决!至于打水井,就是个小工程,一旦开井地点确定,一两天就能搞定。现在只剩下招人耕地建大棚了。由于时间紧迫,宁启言他们也没限制需要招的人数,自然是越多越好。人越多,农场建成的越快,就能越早投入使用。而且有了白诚毅的建议,在招人上他们也就没有限制年龄,当然,年纪太小和太老的,根本干不了什么活,他们肯定不招,毕竟他们是招人工作,而不是扶贫。不过相比政府只招收十八岁到六十岁的青壮年工作,宁启言他们招人的条件十分宽松。耕种方面,毕竟每家每户都有了在苍云山上开地种植的经验,所以只要愿意来,宁启言他们都收。而大棚的建设,相比大面积的耕种,工作量不算大,招收的都是些有建筑经验的人,不管以前是在工地扛沙包水泥,还是木工泥瓦匠,都行。而且大棚的建设也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工作强度也不大,就算是六七十岁的,家在农村盖过房子的老爷子也能干。等到真正投入建设以后,宁启言发现,相比年轻人,不管是种地还是盖大棚,那些年纪偏大的老人干的活更好,速度也并不慢。在薪酬确定以后,宁启言他们对外开始招工,第一天就招上来五十多人,这些人都是听说了白诚毅他们散布的招工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