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 (第2/3页)
br>他派出去的一队人马,中了埋伏,损兵折将逾三千。内阁先收到这个,众人俱是惊诧不已。原先脱目罕那打算在夏末,长驱直入,一气拿下后明,却不想被李显达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他那五十万人,全都分散开来,往大山里一躲,便找不着了。若要进山搜寻,后明将领不熟地形,不敢贸然行事,生怕中了埋伏。而北项的军队,又喜欢趁着夜黑风高,天气不好的时候,悄悄摸出来,偷袭一下后明的驻军。这就和他们之前对顺宁的做法,如出一辙。于是李显达的人马,打也不是,守也狼狈。这种情况下,引而不发,确实是最好的做法。也亏得李显达这暴脾气,能沉得住气,别人怎么笑他龟缩,京中还有猜忌传来,他都只管叫人守住了。脱目罕那的人,任他再凶猛,也是要吃饭的,不过是躲在山里,吃些野物,扛的时间长一些。总不能一直不出来。李显达又派人,守住那些山下的水源,这年入夏后,北边一滴雨都没有,如此一个多月,北项人果然坐不稳了。于是又趁着夜黑风高,把李显达派出的一万前哨,用重兵重重围了,领兵的人带着七千余人逃了出来。这般变故,李显达原已料到几分,只是想不到脱目罕那下手之狠,他早有对策,命几路将领以辐辏散开之势,往西往北伸展,既各自为战,又易于合围。只待北项人攻出来。然而这吃了败仗的折子,却是不得不写,不报便是隐瞒军情,传到朝中,又是罪状一条。可如实报了,又有麻烦,朝中才刚刚知道,就有言官站出来,说李彰把三十万大军带出去,却又只是在边境晃悠,几个月了才打了一场遭遇战,就输了个透底。言官说,请陛下即命李彰速速回京,还要治他一个“贻误战机”之罪。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通常说来,言官们的建议,对皇帝了解臣下和民情,快速发现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在发兵打仗、这种相对有些技术含量、需要灵活机变的事情上,他们的建议,可能就不那么合理。然而,同样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让有专业背景和知识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