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2/3页)
>"走走,你这人就是不管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哪来那么多规矩要守"。兆鳞非常不耐烦。"就连你的诗文也是又拘谨又晦涩,哪日你能随心所郁的去写,那探花郎的诗文又算什么"。兆鳞不满道,以前在书院时,他和柳晋就曾以此训过怀璧,但怀璧始终没有改过。"那你适才读的那首诗呢?"怀璧询问,眼里带着执着。"如果把深涩的字句改一下,会是首好诗"。兆鳞敷衍道,他也只是粗略的读了一下,觉得与怀璧平日的诗作一个风格,便不细看了。他显然亦没留意到怀璧脸色的细微变化。兆鳞有个缺点,他平日里总是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因此从不去计较别人对他的态度。而对于能引起他兴致的事物,他会细致到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放过。国子监也难得冷清了起来,学子们都外出过节去了,空荡的国子监竟给寂寥,冰冷的感觉。兆鳞与怀璧抵达国子监时,天色已经黑了,两人藉着月光,走至集贤门时,见一位七八岁的小童提着灯笼站于门外。小童见到前方的兆鳞与怀璧,便迎了过去。"先生,请这边来"。小童礼貌周到,声音童稚可爱。兆鳞认出了是典簿大人的书僮,便由他在前头提灯笼领路。国子监里植有好几颗高大的老槐树,一到夜晚,灯火不明时给人的感觉分外阴森。彝伦堂的灯火明亮,里边传出交谈声,看来今晚聚集的人并不少。彝伦堂原为讲经之所,后来用于典藏图书,里边藏书极其丰富,且有不少孤本。小童走上前,推开半掩的门,于是便看清了里边所聚集的人数,除了三位国子监的低品官员外,还有三位国子监的贡生。这群人聚集在桌前,桌上摆放着一件青铜盘,锈迹斑斑,甚至有些残破。"兆鳞、怀璧,正好,这下人齐了"。屋内的人见兆鳞和怀璧进来,便逐一跟两人打了招呼。看来这些人是不时会聚一次,相互间都是认识的。"这次是什么?"兆鳞走至桌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