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9 (第2/3页)
坚信“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神奇言论的拥趸,大概是不清楚郭嘉死的时候卧龙只有二十几岁,还未到古人“三十而立”的年纪。但要因此认为郭嘉无才无能、徒有其名的,这也有失公允。先不说郭嘉是荀彧举荐的,以荀彧在举荐方面的建树,不可能把一个庸才推荐给曹操(魏武帝言:“荀文若之进善,不进不止[1]。”);也暂且不提郭嘉在纪传中的一席之位;且看作者陈寿的评语:“(陈寿)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郭嘉等五人,他们的才华与策谋,都是当世少有的奇士。虽然在治业的贡献上比不上荀攸,但要论及谋划方面,他们是不相上下的。后世之人大多承认荀攸的才干与建树,认为他可为曹营谋士之首,荀攸之谋划如此,得到陈寿如此评语的郭嘉,又怎会是泛泛之辈?而嘉黑者“曹操赤壁之战惨败后大哭郭嘉只是作秀之举”这一论断也存在着可质疑的地方。诚然,曹操哭郭嘉此举不乏政治成分,但不知诸君是否有听过这么一句俗语:“若要被人利用,首先需要有利用得到的地方。”如果郭嘉是个徒有其名,只会讨曹操欢喜的庸碌者,曹操在众人面前哭郭嘉,到底有什么意义?结合语境思考,这就好比,公司近期的业绩滑铁卢,整个公司愁云惨淡,这个时候,你的领导在众人面前哭诉:“唉,要是前头走的那个XX经理还在就好了。”如果那个XX经理只是个草包,你老板这么哭诉,你只会觉得老板脑子有包。曹老板当然不是脑子有包,他既然做出了“哭郭嘉”这件事,不管理由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都说明郭嘉值得他一哭。比起曹操前期的其他“知名”谋士,郭嘉可以说是最年轻的。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却与大他十岁,数十岁的功臣们并列,在史书中留下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纵然他非惊世之才,也绝非庸碌之人。可正是因为他年纪轻,资历浅,去世早,在史书的春秋笔法之下,令后世之人对他的能耐生出疑虑,形成两种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