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33节 (第2/6页)
?” 今日西府请客,七太太没露面,说是“不舒服”,把招待客人的事托给东府三太太。 曹延轩提一提袍角,“老样子。”之后补充一句“大夫说,不外是熬着。” 当姐姐的嗯一声,抚一抚衣摆上的襕边,没头没脑冒出一句,“来之前,我和你姐夫还说,换成我,可过不了你的日子。” 曹延华夫婿徐奎比曹延华年长四岁,两榜进士,年少有为,家中世代为官,其父在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徐奎如今在湖广任知府,官声不错。 曹延轩略微尴尬,干咳一声,端起个豆绿茶盅,“你这人,怎么和姐夫说这些。” “你姐夫又不是外人。”曹延华瞪弟弟一眼,“再说,你姐夫也没说你什么。” 每隔一个月,曹延轩便和姐夫通信,含蓄地说一些金陵、湖广和京城的事情,素来是佩服姐夫的。“姐夫近来可好?” 提起丈夫,曹延华目中露出欢快,显然夫妻感情甚好,“好得很。你姐夫说,我难得回一次娘家,让我多住几日,不必急着回家。我就打算,过完中秋节再走。” 那就要在娘家待上半年了。 曹延轩自然是乐意的,却眉头一皱:“中秋?姐夫身边离得开吗?俊哥儿腾哥儿的功课怎么办?” 出嫁的女子回娘家一次不易,曹延华上回回金陵,还是三年前曹老夫人过世,千里迢迢赶回来奔丧。这回给侄女送嫁,把两个儿子带了回来,长子十五岁,次子十一岁,都是进学的时候。 曹延华白他一眼,“和你姐夫一样,张口读书闭口考试,件件都是正经事。罢罢罢,过完端午,吃你一碗长寿面我就走,省得你嫌弃我。” 曹延轩一本正经地作个揖,“岂敢,岂敢!小弟扫榻相迎,求之不得。”曹延华呸了一声。 姐弟俩玩笑一番,曹延华打量弟弟书房,发觉多年过去了,没变什么模样,拿起一枚竹节笔架把玩,“我可真想我的院子,昨天还梦到爹爹搭的秋千,娘剪的窗花,祖父写的春联,祖母做的豆腐涝。” 曹延轩早就吩咐人,把姐姐昔日住的院子打理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数年如一日。曹延华昨日回到家中,自然是满意的。 曹延轩也神色惆怅,半晌才说“我吩咐了厨房,晚上做凤尾虾和盐水鸭。” 都是曹延华爱吃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