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八九章 如果穿越到明朝就好了 (第2/5页)
跨伊朗铁路,并提供石油开採技术、顾问,以换取伊朗对苏禁运。李查汗虽然对英、苏都十分不满,并刻意保持距离,但也不敢轻易答应希特勒的条件,他担心战火将因此烧到伊朗来。于是他採取拖字诀,用冗长的谈判来拖延答覆,希望等局势更明朗一点再打算。 希特勒不放弃的又找上阿富汗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沙,但他正因为推动阿富汗西化,遭受各方部族反对,正忙于应付国内此起彼伏的军事抗争。德国代表连他的面都没见到,因为穆罕默德·查希尔沙正奔走在各方前线,指挥镇压叛乱。希特勒认为这样的国家,苏联如果胆敢将物资运进这个国家,应该会被抢光光,所以也就放下和阿富汗同盟的小心思。 就在希特勒一筹莫展之际,和王绍屏有假亲戚关係的海军上校邓尼兹,越过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向希特勒建言。他指出海运才是苏联补给的大宗来源,如果能对苏联採取海上禁运,必能有效打击苏联的战争潜力。希特勒对于邓尼兹的建议大喜过望,不仅召见他,还立刻将他晋升准将。不过那都是他不清楚邓尼兹是王绍屏五夫人的假爸爸,如果他知道了,邓尼兹就被打入冷宫了。 希特勒虽然一开始採取邓尼兹的建议,宣布在黑海、波罗的海和北冰洋对苏联採取禁运,但并不是採取无限制潜舰攻击策略,而是用水面舰拦截货轮检查。 拦着、拦着…就出事了,在1938年十二月,地中海一艘法国籍货轮不听阻拦,在逃到靠近苏伊士运河入口的赛德港的外海时,遭已经加入轴心国的义大利舰队给击沉。在数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法国向轴心国发出最后通牒。 英国的张伯伦还打算继续做壁上观,但邱吉尔向他发起挑战,认为维持地中海的自由航行权和苏伊士运河的畅通是英国的利益所在。张伯伦在保守党内一阵反对声浪中,黯然下台,比原歷史提早了二年。 邱吉尔上台后,随即重拾英法同盟,并和法国一起对轴心国宣战。歪楼的歷史至此,又拐回原来的轨跡,只剩中国的发展,成为歷史的逆流。 全面欧战在1939年初爆发,法国跟原歷史一样,38天就束手就擒,宣布投降。紧接着不列颠空战、北非战役都跟原歷史一样陆续开展,但是和原歷史不同,德国的实力更强,盟友更多更强。要不是苏联的忽然猛扑,牵制住德军,英国恐怕连英伦三岛、北非的埃及都得丢掉。 而东方的日本完全没有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沼,充足的兵力,让日本没有实现三月亡华,却在三个月内,席捲英、法整个中南半岛、荷属东印度,甚至纽、澳也全数失守。整个东南亚只剩三个地方,日军不敢染指,一是已经占据整个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二是英属马来亚王家领地,三是中共所盘据的苏门答腊区域。前两者都和王家有关,后者则因为日本不确定和王家的关係,所以保持观望。 战事至此,同盟国摇摇欲墬,全球只剩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