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彼处水如酒 (第2/5页)
了,没想到英文书法不比汉语简单,我很快就开始受不了枯燥的重复画圈,转而乱写。 偶尔换到Gothic,偶尔也勾两笔EP和ES。 直到现在,我的英文书写也乱七八糟,但是那会儿糊弄(应该是中学生们搞的)手写群友还是够的。 所以有天,突然有人cue到我,说我能和你换片吗? 我问,什么换片,换什么片? 她说,明信片啊! 我赶紧百度。 哦,写信,挺浪漫的。 我说,好啊,还有人想换吗? 那时点进明信片吧,都是征集笔友的帖子,楼主一般会发点样片。 那时大家确实比较单纯简单,搁现在我肯定不敢在网上给生人发住址。 不过我留的都是学校地址,因为我所租的精致公寓不提供信箱。 于是我发了第一个征集帖,拍了几张写好的明信片照片,中英都有。 回复意料之外的多。 我感到忙不过来,赶紧补充一句,回复请带样片。 我盘算着,我寄美美的片出去,要是收回的都是蚯蚓爬行的丑字,挺亏。 从评论来看,玩贴吧的确实基本都是小孩,于是我又到豆瓣发帖。 毕竟文青聚集地。 那三年内,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以及几名海外笔友都交换过明信片,现在还在我的书柜上累成厚厚一叠。 不知道大家现在都多大了,还有没有继续网上冲浪。 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名。 一位是个男生,用蘸水笔写了几行英文,字体是华丽的Spencerian,并且绘制了花边。 最令我自惭形秽的一张,我心想自己这半吊子演什么英文书法呢,被打脸了。 另一张来自一位豆瓣友邻,简介是电影发烧友,我看过书影音记录,接近四位数。 我心道,不错,看给你装的。 后来我出去旅游,都有给自己寄回一张明信片的习惯。 但是我家报箱钥匙被我妈弄丢了,痛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