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天地万物之理 (第5/6页)
性命。”石榴也参与进来,而且明显站在况且一边。 “东坡还与佛印终生结交,两人如兄似弟,完全超越一般的世外之交,儒教跟佛教之差异远甚于儒教跟刺客、游侠。”况且继续论证道。 小王爷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们争论,完全无意介入,一者他不是陈慕沙的理学学生,二者,他对理学跟佛、道、游侠之间的冲突也完全没兴趣。 “两人相交,只是道义之交,跟佛学儒学没有关系。”祝云祗诡辩道。 “何为道义之交,道义者,学问之根底也,儒学跟佛学如果真是冰炭水火般不相容,两人一为北宋文坛盟主,一为北宋佛学巨匠,又焉能有道义之交?”况且的论述明显占了上风。 “从学术根底而言,儒释道三家俱为道学,只是所循路径不一,方法各异,其达于极致者则一,道而已,无须再做解释。”陈慕沙总结了一句。 “道为义之本,义为道之果,无道哪里来的义,又怎么会有道义之交?”况且一锤定音。 祝云祗还是不服气,却也感觉况且论证几乎无懈可击,他只是不信自己受张居正亲自指点多年,还能辩论不过一个十五岁的苏州孩子。 “东坡不是我道学中人,所以这个也不能算。” “依师兄之言,孔子孟子也不是我道学中人,难不成孔孟颜曾都不算数?”况且反击道。 石榴跟小王爷都笑了。 直接上升到儒学源头,这反击太有力了! 不过严格说来,儒学跟理学还真不完全是一回事,理学是北宋末期程颐兄弟所创,到南宋朱熹时达到大成。和传统儒学相比,理学更像禅宗,甚至可以说是儒学跟禅宗的一种结合体。 祝云祗嘴巴张合几次,想要辩驳却又找不出新的论据来。 “我再给师兄举个本朝理学祖师的事例,阳明祖师算得上我理学中人吧?”况且问道。 祝云祗点点头,这一点毫无质疑,如果王阳明不算理学中人,程朱就太孤单啦。 “王守仁巡抚赣南时,正逢宁王造反。阳明祖师临危不乱,独运神明,只调用附近几个府县的老弱兵卒就把预谋已久,手下精兵猛将如云的宁王平了。”况且气闲神定,胸有成竹地说道: “在给朝廷的奏章中,王守仁却把功劳尽推于兵部尚书王琼,一句话不提当朝首辅杨廷和,更不用说各部尚书了。阳明祖师功盖寰宇,却只因不肯道及当朝柄政者,所以受尽打击,他却始终坚持不悔。兵部尚书王琼何人也,阉党呀,为后世所轻蔑,而阳明祖师却终生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